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釣位選擇的技巧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有草的水域不僅餌料多,而且比較安全,魚類家族中的多數成員都願在這樣的水草叢中棲息、覓食、生兒育女。

  對垂釣者來說,水草雖然掛鉤繞線,增加垂釣難度,但仍不失為釣魚的理想場地。其他諸如“選鏵尖,釣半島,陡坡下麵釣魚好”,“橋墩旁,是漁場”,“方釣角,長釣腰,不方不正把洄渦找”,“洗菜處,淘米點”,“進水口、出水道的洄遊點”,“水庫釣溝汊,浮釣要靠壩”。這些都說明,選擇釣位必須善於觀察和佔據有利地形。如果水庫有網箱養魚場,或有發電廠排放熱水的溫水區,則網箱週邊及溫水區的臨岸處也都是理想的釣位。若是養魚塘,還要看是精養塘還是粗養塘,是攔河溝汊養魚塘還是“賣魚場”似的售票釣魚塘?不同的魚塘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應靈活掌握。

  今年十月,我與釣友來到縣城20餘公里外的一個粗養河段垂釣,這是一個呈“T”字型的魚塘,在兩河交叉的位置上架設了一座拱橋,在長河段的窄邊處是一個供灌溉排澇用的閘口。平時我們釣魚時都喜歡將釣位選在兩河的交匯處,這裏不僅水流交換頻繁而且還有橋洞遮陰避暑,不光釣魚人愛在這裏垂釣,就連農村裏的小孩子也喜歡在此游泳嬉戲。我想這裏的魚類們也一定和我們一樣,都喜歡在這裏活動吧。由於地形位置太好了,所以很早就有釣友在這裏捷足先登了。凡是可以站人的地方都已佈滿了長短不一的各式釣具,有的甚至在橋欄上擺開了“戰場”……這裏肯定是沒有釣位了。想起前幾天的那場大雨,我覺得在河段窄邊的那個閘口處一定也會不錯的。於是,便調頭向那兒駛去。來到閘口選一處漂浮的水草旁,清理好釣位,整理好小凳、支架,用一支6.3米的長竿、2號主線、1.8號的子線,6號伊勢尼鉤,在草邊沿處打下了重窩。長約60米左右的堤岸下就只有我一人在此垂釣,除了後面偶爾路過的車輛和行人之外,這裏沒有任何的打擾。約摸過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浮標開始出現起伏、晃動的信號;換食後再觀察,標尖隱約向下輕點一下後猛然下,差點將露出5釐米左右的標尖全部拽到水裏,我急忙揚竿……經過約5分鐘的牽、遛、挑、抄,一尾約4千克左右的大鯉魚被我擒上岸來。隨後的半天時間裏,在這個釣位上我又陸續釣獲了5條鯉魚、8尾鯽魚和2條鰱魚,總重約15千克。而其他在橋口附近垂釣的釣友們,由於人多嘈雜、釣位擁擠,相互干擾大,大多都沒有好的收穫。

  這一事例也說明,所謂的好釣位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會隨著氣候變化、人為因素等原因不斷地變換。有時候,那些別人看不上眼的釣位,也許就會因其他因素而突然“吃香”起來,獲得意想不到的豐收呢!但不管怎樣,我認為選擇釣位必須要依據季節、時間、氣候、環境和人為因素等具體條件而定。

  好釣位照樣不上魚

  比賽前,當釣手抽籤摸到個好釣位,會欣喜若狂,取得好成績的信心也增加不少。常言道:“七分釣位,三分釣技”此話不無道理。釣手水準略遜,摸個大邊什麼的,也能得分。如果在好釣位不上魚,其他釣手認為是:線組或餌料方面出現問題,會過來告訴你應該怎樣……當真如此嗎?

  昨天的釣魚比賽,的確是把我給難倒了。天氣是;中到大雨,氣溫3℃~6℃,西北風5~6級。天氣雖冷,比賽場面卻很火爆,比賽是在一個精養鯽魚的方塘進行,鯽魚重在350~600克左右。我首場釣位的這邊是側風,估計到今天的氣候釣魚比較困難,所以選用一支3.6米的輕軟竿。較細的線組配上支中號浮標。根據塘主平時投喂顆粒飼料對魚產生的食性,我調和腥餌、清淡餌、拉餌各一小團,以隨時根據需要而調整餌料,萬事俱備。一聲令下,眾釣手齊竿同下,各顯神通。惡劣的氣候給釣手帶來諸多不便,好在是第一場,又是精養塘,上魚率還說得過去。縱觀魚獲量,基本反映出釣手的實際水準,也無冷門爆出,多言之語,嗔怪老天不幫忙。我是旗開得勝,在釣位居中不利的情況下,首場得2.5分,理應滿足。又得知第二場抽的釣位是黃金水道;進出水口附近,又是下風口時,頓感幸運。   

  事與願違,開場不久,便預感大事不妙,周圍失去了上魚的歡笑,只聽到遍地下雨的落水聲。我側頭望去,見別人也在看我,整個這條邊大家面面相覷,出現了都不上魚的尷尬場面,使大家無言語對。我使出渾身解術;調整餌狀態、換小標、子線已用到0.15號,該想的想過,該換的換過,但仍無濟於事。

  上星期也是在此比賽,釣位同我相同的一位釣手,正是坐釣這“好”位置,上魚頻頻,為團隊奪得名次,獻上寶貴的1分。事隔幾日,魚情截然不同讓我始料不及。賽時過半,有的釣手,經不住寒風冷雨的浸襲,已收竿躲雨去了。憑藉著對垂釣的酷愛和熱情,我堅持施釣,毫無放棄之意,在風雨中為找到那麼一點點魚訊而忙活。就在我充滿著迷茫和失望當中,忽見浮標清晰有力的一個下挫,我迅速提竿,中魚一尾,十分小心地抄上這尾“珍貴”的大鯽魚,長歎一口氣——終究沒光頭。

  清魚過數,整個這條下風口的邊,最好的不過才3 尾,光頭卻一片。另外兩條邊的上魚率仍然不錯,也許大家都有心裏準備,因此,沒有怨言,更談不上什麼經驗交流,只是默默地在收拾各自的釣具。我實在是不甘心草草收場,為搞個明白,到底是什麼地方出現問題,造成如此慘敗的結局。我把釣箱移至側風的另一邊,用同樣的釣組和剩餘的餌料,進行試釣。沒開幾竿,釣點就有魚兒進窩的跡象,把浮標向下拉移釣2目,緊接便是一個漂亮的下,提竿即中魚,然後再把浮標上移釣5目,拉餌釣底效果仍然不錯。看來不是釣手無能,而是窩內大鯽魚太少。常言道:下風口,進出水口均為魚兒常常出沒的區域,誘惑來自於有較高的溶氧量和豐富的食物。今天這樣的天氣,則毫無優勢可言:一、冬季魚活動量少,水體不存在嚴重缺氧。二、精養塘的魚不會缺少食物,對再好的餌料似乎不感興趣,就是窩點附近有魚,也很難誘其進窩。三、冬季的下風口,風吹水流的緣故水溫低,喜暖的魚不會向低溫區遊去。四、釣上的魚又被放入水中,受到驚嚇的魚會向深水或者魚群靠近,以上幾個綜合因素,是直接導致下風口岸這個邊無魚可釣的結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