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徒步死亡之海探訪神秘村落

喧囂的街市,往來的人群,鞭炮聲充斥著整座城市,是否要在疲勞和無奈之中度過一個乏味的春節。背起行囊暫時告別自己熟悉的一切踏上遠征的路途,在荒蕪無邊的沙漠之中你只會聆聽到風的聲音和我們一起經歷艱難困苦之後成功的喜悅及無比真摯的友誼。這將是一次奇妙的探險旅行,面對死寂的荒漠會給你一種強烈的震撼,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會讓你發人深省。苦也罷、累也罷,這短短的八天定會成為你人生路途中一段值得永久珍藏的記憶。

  探險地域:新疆南部塔克拉瑪沙漠腹地(北緯37度50分牙通古斯河與安迪爾河流域之間)

  關於探險地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維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又稱“死亡之海”。為世界上最為乾旱的地區之一。

  本次穿越活動在塔克拉瑪幹腹地的牙通古斯河和安迪爾河流域之間,牙通古斯和安迪爾都在37度50分北緯線上,是沙漠腹地的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兩地相距

  約40公里,被茫茫沙海相隔,這兩個村落反映了處於乾旱、封閉的民族所創立的文化景觀村落,其建築形式、生產習慣等方面都具有獨特性,是一個旅遊資源級別特高的資源單體。在2000年前這裏交通極為不便,進出村落牽靠駱駝也要走一周,村落的居民長期過著封閉的生活,基本上與外界失去聯繫,逐漸形成了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村落。直到近代,隨著國內外沙漠探險者的涉入,才使這裏的情況曝光於國內外。該村落屬於特色民俗村落,具有一定的方言習慣,是維吾

  爾族中特色最明顯的民居部落。整個村莊的房屋建築零星地點綴在廣闊的綠洲地帶,分散性特強。房屋建築適應乾旱沙漠環境,多用胡楊木做成房屋的支撐,再以紅柳枝等編成圍牆,屋內無家俱擺設,以沙壘成較高臺地,上覆地毯成床。以畜牧業為主,食品以肉食為主,輔之以面餅,不吃菜。居民長年飲用鹹苦的井水,此井為沙漠中的滲水坑,其挖掘方法較特殊,民俗特色濃郁。

  穿越線路的起點是沙漠公路468公里處(距離民豐縣135公里)。先穿越沙漠行進20公里直插牙通古斯,再向東跨越40公里的沙海抵達安迪爾。我們所穿越的地帶是一望無際流動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沙丘類型複雜多樣,複合型沙山和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群,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這兩個民俗村處於牙通古斯和安迪爾河下游尾閭地區,在這裏有泉水溢出,原始胡楊林密佈,形態各異的直徑在1-2米的胡楊林隨處可見。

  探險地屬典型的溫帶荒漠性氣候。由於地處塔里木盆地受帕米爾高原和天山的屏障作用,阻擋了中亞、西伯利亞和北冰洋的冷空氣和水汽來源。南面受昆侖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擋,使低緯度的暖空氣不易進入,水汽來源很少,形成大陸性沙漠氣候,各季節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變化較穩定,年降水量30。5毫米,年蒸發量2756毫米,無霜期194天,全年日照2842。2小時。1-2月塔克拉瑪幹沙漠氣候乾冷,幾乎沒有降雪,白天平均氣溫在零下5度左右,夜裏可達零下20度。

  塔克拉瑪幹地區探險史

  從19世紀開始塔克拉瑪幹地區探險尋寶一直沒有停止過。斯坦因在1901年、1906年、1913年和1931年,曾經四次到塔克拉瑪幹進行地理和考古探險活動,足跡遍佈尼雅,安迪爾、樓蘭和羅布泊。

  1905年,在斯坦因首次到達尼雅之後5年,美國學者享廷頓在美國地理學會的資助下進入新疆,曾在塔里木南緣地區進行考察。根據其收集的去盧文木牘等物,可以推測他到過尼雅、安迪爾。

  1911年12月,日本僧侶橘瑞超也曾沿尼雅河北行,對尼雅和安迪爾遺址進行考古挖掘,但沒有留下可據考察的文字資料。90年代初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塔克拉瑪幹地區探險又成為世界的熱點。先後有日本NHK廣播公司組織的龐大的探險隊沿克裏雅河南北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

  1993年日本大學生探險隊從瓦石峽出發,企圖東西縱向穿越塔克拉瑪幹,創造一項人類的壯舉,但歷時60天後從安迪爾河退了出來;兩年之後中英探險隊從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西邊進入沙漠,沿著沙漠的南緣穿越成功。

  沙漠探險有這它自身的規律,靠人的力量只能有限度地穿越,在近代的探險史上無論是南北穿越還是東西穿越,都沒有一支隊伍是在沙漠腹地進行穿越。我們之所以今天能夠組織沙漠腹地的穿越要感謝沙漠公路的開通。

  日程安排

  D1、下午6時從烏魯木齊乘豪華大巴出發,次日清晨到達沙漠公路468公里處,與接應的支援隊員會合。(隊員應做好充足的休息,以便儘快適應當地的環境與氣候)

  D2、整理行裝物資,在協作人員的配合下向東進入沙漠,當天向東徒步行進13公里,晚上在牙通古斯古河床旁邊紮營。

  D3、向東行進8公里進入牙通古斯村,與支援隊回合。打包分裝物資,當天住在村落的老鄉家裏。

  D4—D6、在駱駝隊的配合下,跨越40公里的沙海抵達安迪爾,抵達目的後當晚住在安迪爾村錯的老鄉家裏或露營。

  D7、乘車抵達和田市,當天下午在和田遊覽觀光,當晚下榻和田賓館。

  D8、上午參觀和田的大巴紮,自由活動,下午乘飛機返回烏魯木齊。

  支援與保障

  本次活動分探險隊和支援隊,支援隊由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會富有戶外運動經驗的隊員組成,負責探險隊的後勤支援。探險隊員進入沙漠後,前兩天的徒步為全自助沙漠探險,探險隊員背負所有的個人裝備,協作人員背負探險隊的集體裝備,食品、水。後三天是在駱駝隊的協助下跨越40公里的沙漠,所有裝備有駱駝運載。

  集體裝備:

  帳篷、炊具、通信器材、水桶、馱袋、食品(?、掛麵、火腿肉、咖啡,紅茶為徒步主食,徒步當中為高熱量小食品,到達村落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準備膳食)

  個人裝備:

  背包、1升保溫水壺、1200克以上睡袋、防潮墊、毛衣褲、衝鋒衣褲、羽絨服(早晚用)、高腰徒步鞋、防沙套(雪套)、手杖(不習慣也可不用)、太陽鏡、帽子、頭燈。

  領隊職責:

  負責探險隊所有的指揮權,具有突發事件的決策權;督促協作支援隊員做好本職工作;耐心聽取各方意見,對干擾活動順利進行的探險隊員和協作支援隊員有權做出裁決;認真核對各項數據,保障整個活動的安全。

  探險隊員要求:

  參加者本人應身體健康無嚴重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團隊互助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力。沙漠探險途中按照領隊制定路線要求和時間進度要求進行活動,聽從領隊的指揮。探險本事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可預見性,如有疑問或不同意見可向領隊當面反映,不允許由於少數人的原因影響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期間,凡因參加者個人隱瞞實際情況(病史、身體狀況及其他狀況)所造成的一切後果均由探險隊員個人自負。隊員前期應進行一些相應的體能鍛煉,從未參加過戶外運動的隊員應對戶外探險常識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做好探險前的心理準備。此外探險活動地區都為新疆少數民族群眾聚居地,在活動當中應從言行、飲食等其他方面尊重本地區的風俗習慣。

  協作支援隊員要求:

  前期應自覺進行相應的體能訓練,保持身體狀況的良好以便順利完成任務;探險途中聽從領隊的指揮做好各項工作;同探險隊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應做到熱情禮貌,對探險隊員提出的超出協作服務或不切實際的要求應做到耐心講解,講明道理;運用經驗指導探險隊員的順利完成探險活動。

  活動費用:

  從烏魯木齊出發到返回,每人4600元,含20萬元旅遊保險。參加活動者,先寄報名費1000元,其餘款項到烏魯木齊一次付清,如因個人原因預期不能參加此項活動,報名費不退。(先期到達烏魯木齊市的隊員協會可幫助代訂酒店,費用自理;視先期到達隊員的多少,協會將舉行隊員迎新年聚會,費用由協會負擔。)
返回列表